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雨后,桃树叶片出现许多小圆孔是怎么回事?
来源: | 作者:shanxizhongnonghua | 发布时间: 2529天前 | 3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一下过雨,有的桃树叶片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圆孔,发展开了后整个叶片基本上就碎的乱七八糟,严重影响桃树中后期的生长,这就是桃树的细菌性穿孔病。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,可造成大量落叶,严重影响树势,不仅减产,降低商品性,同时影响次年分化。

桃树细菌穿孔病的症状

1、降雨尤其是淅沥沥的小雨过后,细菌性穿孔病发生,桃树叶片上经常出现许多圆形小孔。

2、如果遭到连续降雨,或者未及时防治,3-5天几乎整个树的叶片都穿孔。

3、发病初期,叶片背面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。

4、细菌性穿孔病前期症状表现,如果田间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用药防治。

5、未及时防治,病斑扩大,此时病菌正在繁殖扩散。

6、细菌性穿孔病的识别要点如上图所示,再这里要特殊强调下,桃树还有褐斑穿孔病(核果尾孢菌引起),属于真菌性病害,褐斑穿孔病病斑上仔细观察有霉状物,同时病斑周围无明显水渍状晕圈,注意和细菌性穿孔病区分。

7、穿孔病未抓住关键时期防治,损失将十分惨重。

防治措施

1.加强栽培管理,注意增施微生物菌肥和硅钙镁肥,增强树势。

2.开沟沥水,科学修剪,通风透光,创设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境。

3.冬春清园减少越冬病源。喷施清园药剂前务必剪除病叶、病果和病枝,集中烧毁或深埋。早春花蕾萌动前建议全园喷一次2普德金。

4.抓好防治适期合理用药:花露红期、谢花80%时、幼果期和硬核期(套袋前)是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的关键时期,要抓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。药剂选择时尽量不要选用铜制剂这类对桃树敏感药剂,可选择20%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和春雷霉素等安全性高的药剂。因桃树叶片穿孔多系真细菌混发,为确保防效,建议每次用药都加上三唑类药剂;也可选择40%戊唑醇·噻唑锌600~750倍液树冠喷雾,防治真细菌病害混合发生。多雨年份,要适当增加用药次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