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袋后仍要重视补钙,不要一年辛苦都白费
补钙
近几年的气候越发令人难以捉摸,忽冷忽热忽旱忽涝,尤其是今年,前期旱温度起升慢,果子普遍偏小,后期进入雨热同季,好多地方大雨连连,为了补足前期果子偏小的缺憾后期会加施一些速效的肥料,中微量元素稍缺,果子猛然间快速增长,便很容易引起果实中微量元素的缺乏,导致各种生理病害的出现,尤其常见的便是钙元素。
相信今年,大家的缺钙性生理病害一定比往年要厉害一点。随着摘袋的进行,就会逐渐显现出来。
而苦痘病就是常见的缺钙生理病害,近成熟时,果肉先发生病变,以后在果面形成病斑。紧贴果肉病变部位的果面略显凹陷,果皮颜色较深.在红色品种上呈暗红至紫红色。而且今年雨水大一定会与大量杂菌混合发生,导致黑点病大爆发。
今年前期已经推送了很多次苦痘病,但现在正是显现出症状的时候,所以有必要再进行介绍,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加以判断。
苹果套袋栽培已成为我国生产无公害优质苹果的主要技术措施,但苹果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生明显加重。通过对全国国区的走访调查发现苦痘病平均病果率达30%,部分果园高达85%,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。
问
苦痘病的症状
苹果苦痘病是缺钙生理病害。果实近成熟时出现症状,果肉先发生病变,以后在果面形成病斑。发病初期,病果外观大体正常,紧贴果肉病变部位的果面略显凹陷,果皮颜色较深.在绿色品种上呈浓绿色,在红色品种上呈暗红至紫红色。变色果皮部位下面己发生病变,病变可发生在果心线至果皮间的任何部位,而大多发生在果皮以下的外层组织中。病变组织褐色,失水干枯,呈蜂窝状,形成近圆形团块,直径3~5mm,味微苦,严重时病组织连片或成条。随着病组织逐渐失水,上面的果皮坏死下陷,形成褐色至暗褐色凹陷斑块,凹陷斑块轮廓不整齐或近圆形,直径数毫米至1cm。一个病果可发生几处或几十处病变,多集中在果顶部、胴部,果肩部病斑较少。病果果肉质绵,味淡,贮藏后期易受真菌侵染而变色腐烂。
原因
发生原因
①偏施氮肥。果农为追求产量,偏施氮肥,改变了果实中的氮含量,使果实中氮钙比升高,从而引发苦痘病。②果实套袋。苹果果实套袋后,减弱了水分的蒸腾,影响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钙元素的吸收,即套袋后袋内湿度显著高于袋外,而光照又弱,蒸腾量大大减少.随着蒸腾量的减少,流进入果实的钙即减少,导致苦痘病发生。③树势过旺。树体生长过旺,枝叶生长与果实竞争钙,果实易出现缺钙症状。修剪过重会促使枝条旺长,加剧缺钙症状。结果少的树多生长旺,苦痘病的几率较高,而结果过多,钙分配量减少,同样会加重苦痘病的发生。④土壤状况。砂质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过小,吸收根数量少,吸收功能弱,都易引起果树缺钙。长期干旱,不但影响根系生长,叶片生长也受阻,蒸腾作用减弱,抑制钙向地上部分运输和向果实中分配。⑤套袋时期。套袋越早,幼果蒸腾越弱,吸收钙越不足,苦痘病发生越严重。
解决
防治措施:
①增施有机肥。增施有机肥、种植绿肥、覆草压肥等,是预防苦痘病的有效措施。绿肥以草木樨、黑麦草为好,其根系发达,可改良土壤;茎叶翻压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。也可将轧碎的麦秸、草秣、锯屑覆盖树盘约20cm厚,覆上少量土,任其自然腐烂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。对板结的粘性土壤可掺沙改土。这些措施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,提高土壤肥力,还可调整土壤酸碱度,从而增加土壤有效钙的含量。
②科学施肥、平衡施肥。在合理施用氮、磷、钾肥的基础上补充钙、硼、镁、硅等微量元素。苦痘病发生严重的果园,应在秋季土施有机肥时每666.7m2混入25kg的过磷酸钙,有利于钙的吸收。
③合理负载。盛果期树666.7m2产量一般应控制在2500~3500kg,避免结果过多或过少。
④改善光照。及时清理过密枝、竞争枝,合理修剪,打开光路,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,增强树体蒸腾作用,促进果实对钙元素的吸收和运输,可有效地降低苦痘病的发病率。实践证明,利用高光效树形改造的果园,苦痘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改造园。
⑤树体补钙。一是在苹果谢花后7天到套袋前,连喷3~4次光碳钙;二是摘袋后2~3天再喷1~2次含矿物晶。这样可显著减少苦痘病的发生。
特别强调的是,今年一方面雨量大,另一方面纸袋成本增加,所以质量会略次于往年,这样很容易一些杂菌大量侵染,会与缺钙性生理病害混合发生较明显。摘袋后仍需要重视杀菌和补钙,这个时候补钙一定需要选择相对最易吸收的钙。
全国服务热线:400-653-9800 客服电话:17735923456
公司地址:山西平陆高新技术工业园区